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秘密基地。在這個秘密基地裡面,可以暫時隔絕掉外界的感官刺激,專心地陪伴自己、安撫自己的情緒與感受。
–
在情緒教育盛行的現在,比起填得滿滿的口語溝通,為孩子留一個身心空白的地方,讓這些情緒與感受有地方可以安放,孩子有一個可以安心處理自己情緒、安撫自己狀態的秘密基地,讓孩子有機會可以發展出照顧自己情緒的能力,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
仲雞哥還小的時候,我會拿一塊被單,做為他嬰兒床的天花板,垂下的被單邊角是出入的門,他可以在哭哭的時候、在生氣的時候自己爬進去,跟自己相處一會兒。
在這個時間裡,我知道這是他不要我打擾的時候,這是他想要自己照顧自己的時候。
這個 #自我安撫 的習慣一直到現在,長大了,口語表達能力也豐富之後,他也會在感受不太好的時候,跟我說他想要自己一個人安靜一下,然後就會去找一個小空間,安靜一下,或者是爬進我們家的布鞦韆裡面,把自己埋進布鞦韆中,輕輕地擺盪一陣子。再出來之後,他就會跟我說:「媽咪~我已經處理好了!」又可以一起處理事情了!
這種可以安撫情緒的秘密基地,利用的其實是職能治療感覺統合理論當中的原理, #減少環境中的聲光刺激,可以讓人平靜下來;坐進鞦韆的這種 #深壓感受 可以促進神經系統的放鬆,減輕焦慮和緊張情緒,並且有助於情緒的穩定;微幅的鞦韆擺盪也可以帶給感覺統合中的前庭系統穩定刺激,也有助於情緒的穩定。